西江文艺 藏艺街区 张德林

张德林的山水精神
欧阳滋生
富花鸟,穷山水。可见画山水是要具备一种澹泊、隐忍的精神的。江西籍画家张德林是一位很朴质的老画人,他几十年耽于山水楮墨,忍得清寒少金的日子,或许与他所栖居并依恋的赣北山水以及由此历练出来的秉性有关。
文章均得江山助,绘画亦然。山水的丰满、旖旎乃至变化万千的色性总让墨骚之人难以释怀。文人、画家应该是一个行者,行脚山水是一件乐事。张德林生于长于庐山之麓鄱湖之畔,得湘鄂赣边界幕阜山之天赐灵韵,乐山乐水,既是仁者又是智者。日月精华,山川灵气,尽收彀中,作品生意盎然,灵性活现,也是想象中的事了。因与画家张德林均属“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同道者,故尔在中国画诸类中,也偏嗜山水;亦因山水之间自然的物事甚夥,作画者的思维更见宽旷,甚至可思天地宇宙之道,品之可达胸臆辽阔、快意贲张,登岱岳而小鲁的境界,道即得之矣。
于画家来说,山水的自然环境不过是用来进行创作的信源,用美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改造或改善,甚至再创造,是画家将自己的作品作为媒介传达给受众的基本任务。按照北宋画家郭熙的观点,大师的任务不在于描绘肉眼所见之物,不在于追求外在的形似,而在于表达物事和现象的意义。张德林感兴趣的是自然界的本身韵律,其法则或然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道。说透了,就是指山水中蕴涵的人文意义。中国文人画或曰学院派尤其垂青于此。在张德林的画作中,似乎总能获此类山水妙趣,以及凭藉自己的美学经验碰撞而来的人生感悟。
道法自然已成为文人口头或书面之禅。但是道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有何形而上的深意,仅仅从绘画的图像本身来看,很难道明一二。然而历来方家强调画之神韵,无论唐朱景玄提出神妙比逸四品说,还是五代荆浩所谓气韵思景笔墨之六要论,等等,都不免强调画之品在于精神与景物的关联,或通过形而下的物象经美化而表现其绵长的精气。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路无出入,木无枝杈……无论多么具备匠气,或可列为缺乏精神的下乘。张德林惯于山水,画作恰好避免了上述诸病,这缘于他对自己熟稔的山水的恢弘慎思,缘于他对终日与他为伍的美丽山水的亲历。他长年栖居江西永修,此乃鄱阳湖水域的多山之地。傍匡庐,倚云居。庐山又誉文山,云山乃禅宗圣地。二山孕育的归隐文化和虚怀风气,历来为世人所尊崇。生于斯长于斯,得便自由出入山水之境;近山自然爱山,靠水性本嗜水,于是时而屏迹山中,时而渔弋水滨,又有陶渊明田园诗文化的浸凐,以及文人山居之隐匿观念和丛林释家出世意识交媾的隐逸文化熏染,让张德林终得山水绘画之法门,此乃天意天性使然。外在之山水,与内思之山水,比辨异同,又费心汲古,探悉元代四家山水,意艺皆沁入笔端,付诸画面,情动智扬,在眼前的两幅代表作中已有鲜明体现。《南山归隐图》山众林茂,整体幅面峰峦叠嶂,草不葳蕤,一派静谧,自然之美洋溢画面。无疑,这是绝佳的隐逸之处所。如果仅仅突出山林的宁静,终致泥足虚惊,有些呆滞,恐怕受众不甘满足。虽然植物也有生命,而且画家也重力描绘了流水、树林的动势,然而,对外物的挥写并非目的,观者要寻找的感觉是与自己心境相关的镜像。那是一种温情,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就是人性。人性在何处?对画家来说,他深知今日艺林多病,病在人情不足。人情一在胸中,二在笔下。画家将自然物与胸中温热的性灵摄取一起,伴和长期教化下久已形成的良知与教养,也是如今惯说的文化在画艺上的糅合。疏泄于笔端,便是笔下的温情,藏于画作的神韵之中。否则,就如王阳明所说,落得个“沉空守寂”。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很看重人性,要人“像人一样”去对付时代问题。山水画家自然也不例外,他必须关照和感召受众欣赏山水画时必需产生的一些联想,一些与人相关的感觉。现代人很喜欢感觉,其实这是一种带有温情的感觉。张德林在作品中顺应了时代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那就是面对水泥森林般的城市,面对尾气漫漶、商肆喧嚣的市街,面对秒钟一般的足步和节奏,面对一些精神接近崩溃的人类,他给出的答案是回归自然。由于本地的文化积存占据了他的心境,陶彭泽的桃源隐居生活,庐山和云居山的隐士品格,以及佛门的清净和襟怀,似乎很合拍地给了他创作的一个通道。在画家心目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总会油然而生,于是他情不自禁地选择了自己所熟知的桃源故里的山系作为描绘的物质对象。陶渊明出世隐居的理想之地已经成为一典,借典发挥往往成为艺术家的长项和独钟。在万籁俱静的画图上,画家呈现了一个无风无雨的视界,高山流水,一切自然地存在着,烘托了这里的安宁和沉静。隐逸林中无荣辱,文人和士人多有向往,然则在甚嚣尘上的红尘,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仿佛只有在画中才可理想地竖立。如古人论山水,循声而得貌。作者进一步想象,空山不见人语响,似乎缺少生气和人情,于是他在画的两个“要穴”之处,用简笔勾画了小桥流水人家,庐舍悬空于草泽,人语由屋内轻盈而出,或对弈,或清谈,或行吟,衬托山林更见空幽,人情更显鲜灵。如是意境,传达的是物我两旺,是隐居的高士之品,枫丹白露之妙。身临其境,仿佛听见大海包围的城堡中的钟声,抑或魏晋竹林中七贤的吟诵,或然回忆起宋代书院的琅琅书声。那声音像斡茨华兹的诗,你可以分辨出“一声是男的,一声是女的”。画家就是这样以纯真的艺术态度处理当今社会“人”的问题,受众获得的是一种向往,一种淡泊,一种灵魂的歇息。这有点像元人的题材,描绘古代高士隐士或故乡山水,张德林却把两者有机地组合,意境自然脱俗了。
向来以为张德林的画不似元四家简寒。元四家多为释道中人,人生蹇舛,题材自然多为隐敦境遇。山水素来被人当做隐蔽的返璞之最佳处,自然就成了画家热衷描绘的理想世界。张德林法元四家,尤对王蒙、倪瓒钟情,题材技巧也有所近,但他师王倪,却不泥之,只追求继承和博采并进,还兼收二石和黄秋园之长。元四家画风根由董源、巨然,重意趣,尚笔墨。张德林多有表湖滨山地现隐居生活之作,笔下景物多为熟知的江南林木丰茂之色,如倪瓒多画大湖一带山水。他的作品以鄱湖匡庐云居等山水为影像,湿润华滋,情意悠远。画面比较充裕、繁密,运笔写景富有层次变化,蕴王蒙之技,点墨和积墨交映生辉,颇具文人画风格。在《南山归隐图》中,远山的处理确有元四家的风格。近山的处理却又是自己的探索。浓墨绘制山林,淡彩勾勒人物屋宇,几乎成了他的特性。点墨、线描和少量的皴擦,细腻周到,他力图把山水画得丰满深厚,力图反衬人物和居处的珍贵,与画意统一,给人以画质的厚重感,进而彰显画作的思致和技艺的价值,这可说是张德林画家苦心孤诣、用心创意所致。
再看《泉声带雨出溪林》,似乎此作比他一般的归隐题材作品更为清脱隽秀。画面上直观到的是山岭、丛林、虬枝、飞泉、石径,架构妥贴,神气飞溢,倒是用于展示人性的屋舍和隐者在画上小比例呈现。画面感优雅别致,意蕴非常,很有深山藏古寺画作中只见僧人挑水不见庙宇的巧思。如是构思多为文人推崇和玩味,清逸秀润的自然环境,不媚时闲,不随时趣,不论短长的仙域至境,不仅仅是空灵了,而是绝对的自在。
在技法上,这幅画作与以往有些不同,采用了水墨浅降设色。如果说画家的画风延续了元四家的一些绘画要素,那么此画该是受王蒙画法影响最深厚的代表作了。用笔似乱而不乱,层次井然相叠,多用卷云皴笔,偶用侧带皴法。然而又采撷他家之长,树木山石显清代二石之风,用笔圆厚,用墨像石涛“拖泥带水”,点苔痕多焦墨渴笔,彰显了有神气淋漓、纵横潇洒的爽心感。
在构图形式上,层峦叠错的效果出自于画家久习的高远法,山峦跌宕,岗岭奇峭峻拔,简笔淡墨绵亘画幅上方,犹观龙脉,起伏不断。远处淡淡却高耸的山峰,显示山林的高远和幽淡,虽然画面有些逼仄,但同样达到了旷远高古的境界,似乎闳其中而肆其外,内敛和飒爽的山风扑面而来。入得此境,万象可由心生,神仙之福似乎从天而降了。描绘溪谷时,间有飞瀑如练,茅屋草庐一二,活灵活现了江南润湿朦胧、草木繁茂、葱郁勃发的自然景象。中间和上方留白以示渺渺山岚、朗朗天宇,若淡若疏,景况与人生一味,若有意却似无意。老子所说“道可道,无常道”的玄理,于此间若隐若现。
我想这是画家很用心的的创制,其间无不蕴含着他的思想和感情。人所面对的现实无论辉煌惨淡,都会变成个人感受。艺术家也是在地球和宇宙中活动的人,面对现实的镜子,艺术家按照意志的安排和美学尺度制造了这个在现实中有生命的部分,于是他就在这面新的镜子中找到了自己。因此我甚至觉得,画上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支树杈,每一丛灌木,每一块石阶,每一弦涧水,都被赋予生命,都是经过画家本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理解并重建后,再呈现到我们眼前的活的有机体。它渗透着画家深邃的活的灵感和思想,他用自己的目光观察现实世界,再用自己的画笔将它完美化,不仅作品鲜明地显示了画家的个性,而且让观者为之倾倒,使观众不仅为画面的内容而且为画的艺术形式而感动。
其实画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画也有超意志魅力,画也是心灵感情的流泻。观张德林的画,还有另外袭来的感觉。是青绿间泛滥着纯真,无一点尘土之痕。景色如洗,竟连凡俗都远了去,干净得很。笔法工细流畅,笔调明快清丽,虽备有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但体现出的是“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的超然心态,富有美学格调。近人奖倪瓒,“不失晋人矩,有林下风,如诗中之有渊明,然非肉食者所解也”,以此论张德林的画作,我以为,亦合体也。

张德林,号建昌山人,1955年生,江西永修人,擅长国画山水,兼荷、竹、梅等。现为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九江市、南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永修县美术协会负责人、永修县路云轩书画家艺术沙龙主持。其山水画继承元代王蒙、倪瓒画风,后学石涛、石溪、黄宾虹、黄秋国、张大千等大家,作品多为密体,亦偶写疏体,格调悠然深秀,又具苍茫之致。层峦跌错、千岩万壑、岗岭蜿蜓,绵亘画幅中央,可观龙脉起伏不断,溪谷间飞瀑如练,繁茂的丛树依聚溪畔坡石,生动表现了江南朦胧润湿、草木繁盛、生意郁勃的大自然景象。
张德林山水画多次被国内外有关单位及媒体收藏或发表。2008年,由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编的《江西省当代美术家精品集·张德林画集》出版。
张德林自幼嗜绘画,上世纪80年代跟随本地画家学习花鸟、山水。1993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总校,受教于刘松岩老师门下,学习传统山水专业,得绘画艺术之真谛。经过自身的努力和追求,其艺术探索取良好的成绩,画艺大进。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传统功力,画风古雅苍朴,意满韵丰,造境隽永,富有文人意趣。他注重意境与客观对象的有机结合,表现技法呈多样化,属江西省实力派画家,多次应邀参加北京、深圳等地笔会及活动。作品多次在省内外拍卖市场成交,深得社会认可和赞誉。
专家介绍:谭五昌,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硕导,全国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郑允钦,全国著名童话作家“三郑”之一,江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赖云岚,师从于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金铁霖。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艺术考官,星海音乐学院江西考级办主任,国家文化部历届声乐评委,省歌舞剧院领衔主演。陈晓明,原江西工艺美术馆馆长,著名陶瓷艺术评审专家,画家张 炜,江西日报高级记者,省报业协会秘书长阎 青,江西鹰潭广播电视台国家级主任播音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江西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鹰潭市朗诵协会艺术顾问。已出版诗歌散文集《那一抹青绿》和《讲故事?诗朗诵——少儿语言培训教程》等著作。张德林,著名山水画家,江西永修县美术家协会主席讴 阳:资深作家、编辑,诗人。江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省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江西书画院特聘画师(评论),省文艺学会美术评论委员会委员,南昌市诗歌学会名誉副会长。李晓斌,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莲花县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文化月刊》《小说月刊》《散文诗》《光明日报》《创作评谭》《江西日报》《民间文学》等刊物,获多种奖项,入选多种集子。著有作品集多部。郭水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楹联学会会员,江西省杂文学会会员。上饶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横峰县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栏目设置
[散文地界] [诗歌流域] [小说时间][藏艺街区]
[校园小雅] [随园杂俎] [成像视界] [吟风送乐]
说明事项
1.所有文字和声像来稿需原创作品,希望不一稿多投。
2.来搞文责自负,暂无稿酬。3.投稿时注明所投栏目,附百字以内作者简介及个人照片。4.本平台编辑对稿件有修改和提供图片的责任。5.稿件半月内未予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6.投稿后请关注公众号并加编辑微信,13807915509 13767475676
投稿邮箱号为:1691923331@qq.com
7.适当时间,本平台将组织作者进行异地采风、游学以及专题征文等活动。8.适时、择优推荐作品发表于纸质媒体,将所发文学精品编辑成书,交由正规出版社出版。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