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漪魂】怀 念 故 乡

怀 念 故 乡
常言道: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但是,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家乡的那片热土,家乡的旧居早已拆除,却在梦中经常和孩提时的伙伴在老院中玩耍。父辈他们那一代人幸存者已是屈指可数,可街坊邻居们的音容笑貌经常在脑际萦绕。
一、过 年
“小孩盼过年,老人怕花钱。”这是一句流传了多少年的俗语。小时候,还没有上学念书的娃娃们,也就是六、七岁的年纪。最稀罕的就是过年,从进入冬天,小雪杀羊,大雪杀猪,吃了杀猪饭,很快就是阳历年。过了阳历年后,感觉离大年不远了,就天天缠着大人问:“过年还有多少天。”进入腊月后,就真的闻着年味了。过腊八,家里大人在头一天晚上,就把豆子煮好,第二天早早地燜上一大锅红红的腊八粥,够吃好几顿。孩子们提前一两天到南门外的河里砍上一个大冰块,拖回家里,用刀劈、斧砍、削成人的一个大概轮廓,放到厕所里,叫“腊八人人”,找来毛笔和墨汁,画出眉眼、鼻子、耳朵和嘴巴,再把家里煮粥的红米汤舀上半碗放到院里冻成一个冰托子,然后取出放到“腊八人人”头顶上,给戴顶红帽子。
民间有个说法,“过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就是说过了这一天,各路神仙都上天给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工作去了,到年底前
哪一天都可以做过年的准备,家家户户都要做糕、做油食子,压粉,油炸点豆腐、山药丸子;随后就是打扫家,用白泥水把墙壁、顶棚重新粉刷一遍;再就是糊窗户,把旧窗户纸全部撕掉,把窗棂上的积灰和留存的干浆糊渣刮铲干净,然后在窗棂上抹好浆糊,把窗花和麻纸贴上去;完了再把玻璃擦的干干净净。一忙活,几天功夫转眼就过去了,临近年根,每家都要把院子打扫一遍,积存下的煤渣,厄萨(垃圾)全部清理倒走。这样一收拾,家里院外焕然一新。
到三十上午,每家都贴上了新对子,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下午垒好了火爖,家境好点的,用炭块垒一个,燃烧的时间长,一般家境,用木头垒一个,着的时间就短多了,再不行的就抱一捆秸秆竖在院里,在同一个时辰点燃,到凌明接神时候,全城鞭炮齐鸣,麻雷耿铮,旺火冲天,接神回家,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在过了腊月二十三后,小娃娃们给家里也帮不上个大忙,就是在做各种年货时,拉风箱的任务就自然承担下来,那几天天天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哗塔、哗塔,不停的拉,坐的腰酸背困,拉的胳膊发麻,盼着快点做完了好出去耍一耍。那时家里条件不好,过年大人能给你两毛钱就算是很好了。为了多买点鞭炮,就使劲攒钱,或者捡点破烂和废品去供销社后院卖了,出来就买了鞭炮。买回去放到炕席下边给炕着。到三十晚上才取出,拆成一个一个小炮,装在口袋里。到接神的时候,小伙伴们相跟上走东串西,手里拿着一根点着的香火,一会扔一个小炮,看见谁家的火爖着的旺就在谁家耍,听到有人家整板
子放鞭炮,就寻着声音往谁家跑,去捡没有响的小残炮。
一群小孩子在年初一的早晨,相跟上去左邻右居家拜年,进门就跪下给磕个头,姨姨,婶婶们有的给拿出糖块,每人给分几块糖,有的每人给五分钱做压岁钱。那时生活虽然清贫,可孩提时代的记忆也是纯真和甜蜜的。
记得那时家里大年初一的早饭基本都是不变的,羊汤煮饺子,汤香味浓,饺子也比平时的放的肉多油大,吃了还想吃。
在这里我想说说小时候的羊下水,那时每年冬天县里都要大批的杀羊,羊肉都运到省城以满足过年市场的供应需求。在城街上居住的人家都要去食品公司接上几副羊下水,拿回家里烧上一锅开水,先把羊血放到锅里浸好了捞出来,再把羊头、羊蹄子放到热水了浸泡片刻捞出,把羊毛褪掉。把羊肚、羊肠里的脏东西倒了,在热水里把肠肚表层的黑皮去掉,再把心、肝、肺洗干净,把骨头都剁成小块。可得忙活老半天。
羊头、羊蹄子表皮上的毛已经褪的差不多,但还有许多细绒毛,还的用烧红的火柱把细小的绒毛都给烫的一根不剩,再洗刷干净,然后冻起来,什么时候要吃,什么时候拿出来下锅煮。
记得一开始五分钱就能接一副,后来涨价到两毛,再后来到五毛、一块、两块,再往后就更贵了。
想念小时候啃的羊蹄子,真香。
二、 正 月 十 五
过了年,进入正月天,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肥正月,瘦二月,恓惶不过五六月。”正月是农闲,亲戚、朋友都闲着没事,从正月初开始,到正月十五以前互相请吃饭,有时到正月二十几,还没有请完。初期,请客准备的菜很简单,一个大烩菜,一盘凉拌粉条豆芽,经常喝的是散白酒,主食大部分都是饺子。到后来条件稍微好点了,菜和酒的质量和数量要求都提高了。
刚过完年,县里各个单位就开始准备过十五闹红火的事,耍红火的单位很多,以高跷,旱船、舞龙、耍狮为主,各单位早早地就开始练习,所以锣鼓声在初五,六就响起来了,小娃娃们就是哪有热闹、哪有响动往那跑。小西街有一个中年人叫智二仁,每年闹红火都装扮成个老太太,无论是踩高跷,还是骑毛驴,都是很吸引人的。锣鼓音乐很是好听,当时就把智二仁和锣鼓音乐有机地结合到一块,能够流传几十年。隔了几代人传唱不衰,孩子们一听到商业局闹红火的音乐,就跟着唱开了“智二仁、呀呼嗨。”可以说是家乡民间音乐和艺术的经典和精髓。一般正月十五闹红火是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时间,正月十四前晌九点左右,各家的队伍陆续来到县城最热闹的街道上亮相,闹元宵正式拉开帷幕。这几天,村里的人有条件的都要进城看看红火,凑凑热闹。尤其是十五这一天,无论上午、还是下午、街道上人都挤的满满的,到了晚上,更是人山人海,看的人越多,耍的人越是来劲。尤其是几家高跷队伍碰了头,互不相让,叫上了劲,谁家也不肯轻易认
输让道,都拿出看家的本事,使出吃奶的劲,每个人都是累大汗淋漓,到最后分不出个输赢。只见老者不服老,赛过年轻壮小伙;年轻后生体质好,扭起来更加帅气;姑娘媳妇不落后,多姿多彩真叫美。耍的人高兴,看的人痴迷。 商业局的队伍里,请来了民间艺人,耍开了火流星,只见两个火
球随着操作人各种动作的变化而变换着各种套路,真是好看。以火流星打场子、开路还真是管用。
十五的晚上,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在北门口的空地上,有大型烟火,起的名堂有:猴儿尿尿,火烧连营,炮打台湾等,就是把烟花爆竹有机地串联到一起,点燃后有烟花的绚丽,有爆竹的烈性,非常动听好看。这样的活动不是年年有,遇上一次算你有眼福。
正月就这样在喜庆祥和和锣鼓喧天中结束。我们的童年也在这一次次的红火热闹中消逝。
不知不觉之中,时间如行云流水,光阴像白驹过隙,当年的小毛孩,现在已经长大成人。
到了七十年代初,当年的男娃娃们,都已经出脱成高大英俊 ,稳重沉着的小伙子,女孩孩们都变成了如花似玉,人见人爱的大姑娘。
小时过年放的是小鞭炮,如今他们耍上了大“炮。”七三年年三十,十来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凑到一块,每人十个雷管,十棒炸药,在家里都已经安装好,到了南门外河边,指挥者询问:“都准备好了没有?”等到准确答复后,一声令下:“点火!”只见每个人都依次点燃了每个导火索,十几个人退到几十米以外,等二三分钟以后,一百多个明炮依次引爆,在广阔的大地上引起共鸣,惊天动地,排山倒海。
那个时候管理控制的不严,只要花钱就能买到各种爆破器材。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迎接公元一九七四年的到来。
又是一度元宵节,今年大队参加了正月十五的文艺活动,参加的是旱船表演,节目表演的非常成功。
共有十二只船,驾船者六男六女,都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划船的是个老把式,非常有经验,大家都叫他贵叔,贵叔船划的好,全在他的哨声和船桨的指挥,还需要有轻盈连贯的步伐;年轻人们走的漂亮,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冲的时候冲,该稳的时候稳。艄公与驾船者配合默契,一场场舞船表演的淋漓致尽。到了晚上,船上的灯火亮了起来,更衬托出驾船姑娘们的俊俏和后生们的强健,犹如船队真的行驶在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一样。
小时候看红火,现在我们闹红火。
三、 街 景
过完正月,各个生产队就开始做春耕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要解决肥料,根据队长的安排,队里的几个社员带着工具,锹和箩头,在本队社员家挨着询问:“茅子满了没有?”如果需要挖,一就不走,下到茅坑里就挖开了,把挖出来的粪土装在箩头里,用扁担担到大门外,堆到一块,很快队里就派毛驴车拉走了。
刚开始,初参加劳动的年轻人不适应,看着茅坑里的粪便,闻
着熏人的气味,只感到恶心作呕。和老社员们说起来,他们说:“那恶心什么了,自己也要拉,也要尿了,人人都免不了。”经他们这么一说,想想确实就是一回事。慢慢的也就适应了。
挖完了社员们的茅厕,接着就掏挖队里的牛圈、驴圈、骡马圈、羊圈,把所有的肥料都要集中利用,送到生产队分布在各处的地里。有水浇地、平地、坡地。
在南门口,有两个铁匠炉,一个师傅叫柳富有,另一个叫候三,候三是柳师傅带出来的徒弟,现在两人又各自带了自己的徒弟。他们铁工手艺都很精湛。
主要营生是给附近的社员们打造农具,农具有:大锄,小锄,镰刀,锹,?头等,还有家庭用的锅铲,饭勺、火柱,煤铲等,
天热了,师傅光着膀子,但系着围裙,徒弟光着膀子,随着师傅小锤的指挥,徒弟拢着大锤,一块烧红的铁块,在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叮当有节奏的美妙声响中,逐渐成型,再经过细敲慢打,退火,一件适用的的农具成型完工。
一次,一个外地来采风的美院学生,站到十几米外,速写、素描画了十几张,他看师徒两打铁,围观的人看他画画。只见师徒两人的汗不停的淌,徒弟兰柱子的脊背被晒的黝黑,结实的肌肉鼓起一个个疙瘩,师徒两的协调与同步构成一幅优美的劳动画卷。
在铁匠炉旁边的一个居民大杂院里,有一户人家,住着母子俩,母亲聪明精干,孩子身有缺陷,小名叫补禄子,据说是日本鬼子侵略
到家乡,逃反时得了重病,抑制了身体的发育成长,所以导致身高不到一米。
解放后,补碌子也和同龄人一块上了几年小学,每天进了教室必须的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才能坐到板凳上。虽然成绩优秀,但只上了三年就辍学不上了,回到家里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父亲早逝,母亲年龄已大,创业可想其难!补禄子根据自己的身体生理条件,选择了做纸扎这个简单而赚钱少的职业。他心细手巧,做出的营生结实、好看、价格适中,不久还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有需要的都纷纷来补禄子这购买定做纸扎花圈。’
多少年过去了,补禄子的亲人早已离世,他也年逾七旬,现在他有养老金的保障,不用耗时费力的再去做早时的那些营生。每天出来晒晒太阳,和熟人们说说话,度过一个平静的晚年。
从南门口到鼓楼的路程只需要几分钟,在鼓楼西南角的拐角处,有一个老者设一个小吃摊,主食有大米饭、小炒菜,风味独特。老者叫武夏苗,虽然只是一个小吃摊,但是生意红火,吃客不断,后来有所发展,租赁了两间门面房,开起了饭店;起名叫“葱花饭店。”
夏苗大爷祖籍河北,逃荒要饭流落到到山西,早年跟随名厨学过烹饪厨艺。虽然年逾七旬,但童颜鹤发,精神可嘉,厨艺更是高深莫测。只是膝下只有一个儿子,早年已在一个运输公司正式上班,当了客车司机,但是他不愿意开汽车侍候人,就离岗不干了,一步走错,导致他这一辈子都没有翻过身来。
夏苗大爷吃苦受累,解决一个人的温饱没有问题,可儿子不争气,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导致他的小饭店也不能维持,只好收摊歇业。在城外找了一间破窑洞,稍微收拾一下住了下来。靠着掏坡和辛勤劳作勉强维持生活。可他那不争气的儿子在外面混不下去,又跑回来啃摘他那年迈的老父亲。
在老父亲的撺掇和努力下,儿子第二次成家娶了媳妇。
不久,夏苗大爷一命归西,他那不孝之子用一领破席将父亲的尸体背到城外荒野之处草草掩埋。
四、 鹿 鸣
县药材公司就坐落在西街,和我家打对门。小时候经常去对面大院里玩耍。大门西侧是公司开的医药门市部。周围邻居买药倒是非常方便。
后院有个养鹿场,圈养着一百多只梅花鹿,这倒成了县城的一道风景。在周围居住的人们天天都能听到清脆的鹿鸣。有许多没有见过鹿的外乡人来到舟城,在亲戚、朋友的陪同下,从南门旁边的小路上了城墙,在城墙上向西走不到五分钟,就能看到城墙北面的养鹿场。城墙大约十几米高,居高临下,城里城外的景物尽收眼底。里边的鹿场里,一百多头梅花鹿分二个大圈,还有几个小圈是专门留给快要下崽的母鹿的。
梅花鹿,性格温顺,圈养了多年的鹿,虽然不像野鹿那样能奔跑,可依然矫健。公司每年制药都要取新鲜的鹿茸,取鹿茸,就是把选好的鹿赶入一个特定的很窄小的木架子里边,想跑也跑不了,挣也挣不脱,就只能由人们摆布它了。工作人员把它的四个蹄和头都固定了,给鹿角上消了毒,用专门的工具把鹿的两个鹿茸慢慢的锯下来,再给鹿的伤口消毒后就松开四蹄放回鹿场。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鹿的全身都是宝,各个器官都可入药。当时药材公司生产的“全鹿丸”在全国享有盛名。
在县城鼓楼旁边的小西街,有一个老字号药店叫“大德堂,”是解放后实行公私合营整合的商铺。“全鹿丸”是“大德堂”的招牌产品。鹿场是在解放后药材公司根据需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药材公司的经理叫齐家茂,是个很随和的人,人到中年,要个头有个头,要人才有人才,要才华有才华,要文笔有文笔。
如要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个对联,跟前没有人能够写得了毛笔字,齐经理便每年把这个营生给揽了过来,义务为附近住户书写对联,字体刚劲有力,内容喜庆祥和,深得街坊邻居们的喜欢。
文革开始后,他也受到冲击,一时没想开,走了。
药材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收购,加工、销售各种中药材。全县各个乡村的村民把掏、挖、采、摘的各种中药材按照要求处理好,送到药材公司经检验合格,就被收购了,老百姓能换点小钱,补贴家用。可以就近采挖的药材有:甘草,麻黄,枸杞等。好多大人,孩子利用
业余时间或者打整工去掏挖、收割这些药材。
鹿场养的梅花鹿的主要食物是一种植物,在偏远的大山上生长,
叫蔡呼啦叶,每到夏季都要大量收购,给鹿群储备过冬的食物。不管是城里,还是村里的大人,孩子,都要乘这个机会,早出晚归,尽量多砍一些,从大山深处背着送到收购点,当天就能换回个块二八毛。
还有一种药材叫麻黄,也是在山中生长的一种植物,到了秋天
长老了才可以采割。收购要求比较严,需清理的整齐干净,不能带根和杂草。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们每年都要相跟上去砍麻黄。麻黄的收购价格比较高,一斤四、五毛钱呢。
有一些药材收购回来后不能直接用药,还的经过清洗、浸泡、晾晒等环节。在后院有一个泡药池和晾晒场。如果药池里浸泡上药材或者浸泡好了捞出来放在外边晾晒,周围居住的娃娃们经常到大院里玩耍,难免就要抽上一、两根直接就食用,比如:甘草、桂皮、生地、熟地、山楂等。工作人员看到也是笑一笑,让娃娃们去大街上耍去。
改革开放后,药材公司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一直不景气,处于亏赔状态。
原药材公司的地皮由房地产开发商利用,盖起了几栋住宅楼。再也听不到小时候熟悉的鹿鸣声,也品嚼不到地道中药材的浓郁香味。
五、尾 声
偶尔回到家乡,走到小时候熟悉的西大街,已经没有了脑海中存
在的环境和画面。
县里统一规划,要把舟城建成全国旅游观光具有地方特色和古典美的县城。并且已经开始实施,街道两侧的民宅旧院一部分已经拆除。
城墙、城门、庙宇已在紧张施工阶段。城中的民宅听说要建成具有古朴民风的四合小院。恢复清末时期的旧貌。
四八年毛主席和党中央向西柏坡进发,路经家乡时曾留宿一晩,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句话“岢岚是个好地方”,全国再没有第二个县得过如此殊荣。
二0一 七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岢岚视察工作,在县城和宋家沟都留下了他那矫健的身影。一句“撸起袖子加油干。”对岢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两代领袖,亲临岢岚。
家乡发展,指日可待。
二0一九年八月六日
文:刘志平
编辑:齐迎春 邮箱:1226367948@qq.com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