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定是黄河人【散文】
作者/李煜春(甘肃靖远)
黄河人?何谓黄河人?即生于黄河边,长于黄河边,对黄河有深深依恋,摸清黄河水涨水落,熟识黄河夏浊冬清,畅游黄河水上的黄河边人。
今年老天对我靖远大地异常的眷顾,来了一场夏日飞雪,接连两次的气温骤降,导致今年高田产物如杏、桃、梨、苹果等作物几乎绝收,最早的烟洞沟西瓜大多补种了两次,糜滩的辣椒、番葫芦、西红柿等经济作物一大半冻成了蔫串串。然后又是早于往年的高温爆晒,我靖远农民欲哭无泪。
这些但且不表,仅说说今夏初伏的高温天气,每天一到11点左右,火辣辣的太阳便开始肆无忌惮地将它的热量洒向靖远大地,没有一丝风,人行走在阳光下,浑身上下的汗立刻顺着汗眼涌出来。就连平日里横行乡道的那群野狗,也悄悄地趴躲在阴凉处,吐着那有些瘆人的猩红色的长舌头,闭着眼哈哧哈哧的喘着气。
说天气热于往常那不过是错觉,我们的纬度不曾改变,天气又怎能热于往常?改变的是时光,对就是时光!思绪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和我儿子年龄一般大小,脑袋我们父子一般大小,只是我比他瘦了许多,黑了许多,以至于我看起来肩膀比脑袋宽不了两拳。黑瘦的我成天跟在同村的一帮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大娃娃后面,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到黄河边,我们小娃娃脱得一丝不挂,一头扎进黄河边的小河道里,双手撑着在水里爬呀爬的!同来的大娃娃则一个猛子扎进河里憋着气在河底顺流而下,岸上的伙伴们则通过数数的方式来给他们计时,当计时的数到50的时候,我们在小河道里爬凫的这帮小娃娃就会纷纷跳上岸,跑到黄河边顺着黄河水流的方向,与计时的一起数着51、52、53……崇拜的期待着最终谁会是今天凫的最远,憋气憋得最久那个冠军。
凫累了,大家就挖起河道底的淤泥,将泥巴在自己身上从头到脚厚厚的抹一层,数十个活脱脱大大小小的泥人,惬意的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只剩两个黑黑眼球突禄突禄的转动着呢,这时候要是把自己的亲妈叫来,也不一定就能认出自己的亲儿子来。等到黄泥晒成了黄土脱落后我们又都扎进水里,如此这般,几个回合之后,我们真凫不动了,一帮人才起身冲着稻田的方向奔去。
到稻田旁,我们就分散成几伙,我们这伙一般都是七、八个。我们首先找出我们前一天藏好的自制钓杆,我负责逮蜻蜓挂饵,年长一点的三个负责钓青蛙,手脚麻利的一个负责剥皮,一个捡柴,一个生火,一个负责烤熟。运气好时一人一只,不好时每人一丁点,不过从来都是平均分,所以我们也乐得联合。至今回想起那鲜嫩的青蛙肉时,仍不觉垂涎欲滴,不过随着认知的改变,物质的丰富,再也没有机会去怀念记忆里的味道了。
作者简介:李煜春,微名,李畅清,男,1983年出生,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小学教师。
总编:红烛心曲
主编:温文馨语
编委:大海放歌、新源飞语
投稿须知
一、作品由作者提供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自己校对,拒绝作品抄袭,一稿多投!
二、题材不限,诗歌(现代诗、古体诗词、散文诗)、散文、小说、随笔、摄影等等。
三、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或27297043[email protected]投稿格式:题目+内容+简历+照片投稿后关注公众号,并主动加红烛编辑微信:s27298888也可以微信直接投稿。
四、作者稿费为赞赏的70%,30%作为平台维护,赞赏低于5元(含5元)无稿费,稿费在推文七日后发放。后续不再发放,请作者添加编辑微信:wenwenxinyu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