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学设计(《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古代诗歌四首》中的其中一首。本文内容是:羁旅的游子独自在外,望秋景,抒发浓烈的思乡情绪与人生感悟。本文的特点是:用词巧妙精准,“枯、老、昏、古、瘦”等词凝结着炼字的精巧艺术。意象组合精巧,看似简单的叠加实际蕴含着独特的画面美、意境美与丰富的教学价值。写法精湛,情景交融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其成为该种作品的典型,展现景与情的经典融合。此外,该文本在学生认识元曲、感受元曲、探索元朝文化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其是学生在教科书中学习的第一首元曲,教学价值丰富。
【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习到的是:掌握元曲的相关知识,提高古诗词的阅读与审美水平,学习本文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提高感受与写作能力。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是好奇探索世界的年龄,并且已经具备了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一定的学习基础:首先,在认知上,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古诗词的学习,对文言字词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其次,在情感上,大部分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住校生活,对羁旅他乡的游子之痛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学生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法、研习法、审美体验法等多种自主学习方法。
【目标阐述】
(一)新三维目标
1.语言知识与能力方面
(1)能说出元曲的相关语文知识;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本的画面与意境;
(3)能运用情景交融写作手法进行简单创作;
(4)能背诵全文。
2.思维方法与品质方面
(1)能在体悟情景交融创作手法的过程中运用自主探究与实践创作的方法。
(2)能在抒发自身情感与体悟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
(3)能在师生互导的过程中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体会元曲中的汉语言文字的美。
(2)能感受到文中的意境美与作者的羁旅之苦。
(二)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本的画面与意境。
(三)教学难点
能运用情景交融写作手法进行简单创作。
(四)教学方法
师生互导的景入情出式教学法、点拨法、提问法。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
【过程设计】
一、知识迁移,激趣导入
     说起唐朝,有人立刻想起唐诗;谈到宋朝,有人即刻忆起宋词。朝代与文学,如水与鱼、父与子,由彼而生,互相成就。请问同学们,能回忆起我们学过的这些古诗词吗?一起来开口背背。今天,我们将一起去到元朝的一角,看看本文的作者正在做何事、思何情,我们还要一起去探探元朝的“子”,元朝的“鱼”,品一品马致远笔下的元曲。请同学们自由朗诵今日文本——《天净沙·秋思》。朗诵的过程中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宋词与元曲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时间:2分钟左右。
     知识性学习一般需要做到这一步:
     (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2)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是著名的散曲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设计意图:由学生所熟悉的唐诗宋词导入到今日所学习的元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产生知识间的迁移。引导学生关注元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且让学生开口背背古诗词,有利于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符合初中一年级的学情,并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诗词作品,加强记忆。)
二、体验内容,速找立足点(观赏“景”的地点)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诵读文本,要求读得精准、读得富有节奏、读得情感充沛,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诗歌常用什么来表达情感呢?仔细观察文本,看看文本中除了作者所表达的“情”,还有什么呢?
(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教师运用“枯藤、老树”和“断肠人”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说出“情”与“景”两种基本元素。)
(2)既然写到了景色的,那我们就来赏一赏文本中的景色,请大家带着老师一起去欣赏文中的景观好吗,请问大家,我们要站在哪里看这一片景色呀?
(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观察的角度,确定立足点。预先设想学生可能选择的立足点,如马背上(作者视角)、画面外(读者视角)、老树(拟人视角)、昏鸦(拟人视角)等等。)
例:老树(拟人视角),通过老树的眼睛去看整首诗,想象自己是一棵老树,去观察整首曲所描绘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时候,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品味词曲之美。
 再学生独立学习:通过自由诵读,寻找观察作者描绘的画面的最佳立足点。要求:快速、细腻、个性化。
后相互交流:首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确定一到二个相同的或者较为创新的立足点。其次班级交流,总结其中具有代表性或具有可行性的立足点,准备开展接下来的环节。时间:5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选择立足点,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想象世界,形成想象空间,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选择写作视角,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且由学生自主选择立足点,体现学生意识。)
     三、串联景物,品味意境(个性化审美创作)
先根据学生们所提供的立足点,提供实践任务: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立足点,用自己擅长的审美方式体验创作过程,将本文中的景物串联成一幅画面,景物位置的安排、特征的描绘均由学生自主选择与决定,但要注意不能脱离文本,要立足于文本,再超越文本。要求:个性化、准确、全面。时间:15分钟左右。
再学生独立学习:通过自由创作,选择描绘方式,最终形成个性化的画面。例如选择画图的方式、用文字描绘的方式、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用语言展现的方式等。
后相互交流:小组内选择最佳的创作画面,其次全班交流,在抽查和讨论中形成全班的最佳答案。在展示的环节,要求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设计意图:在品味意境的时候采取多种不同的审美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自觉深入文本,品味文本、审美文本。虽然学生们采用的方式不同,有绘画、情景剧等,但当他们向同学们阐述自己的创作想法时,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画面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防止活动脱离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
     四、品味意境,学习手法
先独立学习:学生自主仔细思考与研读从全班创作中选择的典型画面,思考这些画面的描述为什么会脱颖而出,它们好在哪里?它们的写作方法又是什么?要求:简洁、准确、深刻。时间5分钟。
再全班交流学习:先小组讨论,形成最佳的观点,其次进行班级交流,在抽样和讨论中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后教师进行评价: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体的评价,对其探究意识进行评价,其次向同学们介绍教师的基本认识,并且讲授情景交融这种创作手法的相关知识。
学生对情景交融创作手法的知识掌握需要做到这一步:
(1)情与景是情景交融手法的两个基本元素,二者缺一不可。
(2)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3)景自身的组合能够创造出画面美,而景加入了情能创造出意境美。
     示例学习:
     枯藤   老树   昏鸦  古道  西风  瘦马
     情感性的形容词   +  景(物)   = 意象
     情感 +  景(物)(多重组合)   = 意境
(4)情与景的组合方式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5)在上一环节中,写得相对好的学生大多是将情与景把握得较好的小作者,故在平时的写作中,要学会恰当、灵活地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
(6)情景交融手法分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相融等方式。
学生对情景交融创作手法的实践性认识需要做到这一步:
(1)重视情景交融在写作创作中的运用。
(2)能够运用情景交融手法创造性的运用,而非表面化的理解。
(3)在描写景色的时候,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加入景色并且运用多种交融的手法。
(设计意图:先实践后理论,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形成对情景交融手法的深入认识,而并非浅显的理论化认识,后教师再系统化地讲授情景交融创作手法的相关知识,在七年级上册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意象、意境等相关知识的学情下是十分必要的。)
     五、师生比武,扩写元曲
先教师展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作较为符合诗歌本意的画面(意境)并展现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以下的活动:
注:(此环节不是教授正确赏析文本的方式,而是教师提供自身的审美结果,引导学生学会比较与思考,此处为孩童世界的体悟与成人世界的体悟的碰撞,实现互导。)
①叙述对比,提高写作水平。(可留作回家作业进行思考,下一课时教授。)
例如:教师的写作过程中应用了问句,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教师与学生互相探讨对方表达中的优点、缺点,共同提高。)
②情感碰撞,升华理解。(孩童体悟的离家之苦与成人的体悟碰撞。)
③意境互赏,深化认识。(孩子们的意境与教师的意境互赏,不分对错与上下。教师也可学习孩子们的优点。)
教师的画面展示:
西风呼呼,肆意席卷着我身边的每一处,看那被枯藤缠绕的老树,枝条干瘦,在秋风中瑟瑟发抖。黄昏的乌鸦,疲倦地呆立在枝头,它们累了倦了也晓得回家!夕阳脉脉,静谧的小桥牵着流水环绕着点点人家,一同看那炊烟缓缓升起,聆听着傍晚的村庄传来阵阵笑语。马儿马儿,你怎会和我一样瘦,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又该去哪儿呢?
再相互交流:小组进行讨论品味作者的情感,并且猜测作者的身份与经历,结合文本中的具体句子,展开联想回答问题。要求:细腻、深刻、新颖。时间:4分钟左右。
示例学习:
断肠人
漂泊在异乡极度悲伤之人
苦、悲、痛
后教师展示作者的背景:学生品味作者的情感,体悟作者羁旅他乡,漂泊多年的悲苦。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马致远是自有接受儒家文化滋养的汉族士子,蒙元王朝人主中原带给知识分子的冲击波使得汉族传统士子在命运中起起落落,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上的沉浮,马致远便是其中一人。
(设计意图:该阶段试图建立学生的比较意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学会学习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
教师的研读心得汇总:
(一)关于点睛之字
该文本中选择的描述性的词,即带有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个性,“枯”、“老”、“昏”、“古”、“瘦”、“断肠”。这些词,放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统一的情绪内涵,即萧瑟、悲苦。而拆开来看,每一个分句,甚至每一个被形容的物,均带有自身的个性,例如一个“昏”字,既可以指黄昏时候的乌鸦,在属于自己的“家”中休息,即使这个家破败而微冷,表现出作者的羡慕情绪。又可以取“神志不清”之意,为何乌鸦在如此衰败的环境中,它看起来心绪混乱,如同现今的“我”,托物言自己心中之绪。此外,“断肠”一词也有赏析的价值,断肠是指怎样的悲伤程度,在悲伤程度地描绘中,可以训练学生细腻的感受力和个性化的评论能力。又例如“古”“西”“瘦”等形容词,“古”给人以破旧、荒凉的感觉。而“西风”一直是古诗词中凄凉的代表,而一个“瘦”字,又能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落魄的“我”与瘦马的搭配,更增添了一份凄凉。而整个分句“古道西风瘦马”在一起,连用几个准确又赋予特色的形容词,巧妙搭配,精心炼字。
(二)关于意象组合
该文本中的意象组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文本中,“小桥流水人家”的解读与教学价值。全曲大多使用“哀景”来写哀情,而“小桥流水人家”常常被用来形容江南的“美”,与“萧瑟的氛围”似乎格格不入。那么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细读文本可以发现,上一个分句写着黄昏中的乌鸦回巢休息(暂取上文的第一种涵义),后一句由写所游历的江南人家被小桥流水围绕,思乡情绪在瞬间被唤起,而后才又反观自己,独自一人,只有瘦马相伴,彳亍在萧瑟的秋风中,情绪到达高潮,似能“断肠”。如果这样来赏析文章当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作用,会使全曲更有的层次感,情绪的表达更流畅真实,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同身受。故在把握意象时,更需要注重意象组合中的教学价值。
(三)关于意境体会
教师通过自己的画面描述,与同学共同感受。“西风呼呼,肆意席卷着我身边的每一处,看那被枯藤缠绕的老树,枝条干瘦,在秋风中瑟瑟发抖。黄昏的乌鸦,疲倦地呆立在枝头,它们累了倦了也晓得回家!夕阳脉脉,静谧的小桥牵着流水环绕着点点人家,一同看那炊烟缓缓升起,聆听着傍晚的村庄传来阵阵笑语。马儿马儿,快走吧,可你怎会和我一样瘦,哎!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又该去哪儿呢?”教师通过这一段描写,让学生学会品味其中的意境美,意境是体会而来的,并非用“悲凉凄苦”等词就能笼统概括的,如若告诉学生,意境便是“悲凉凄苦”,那么,学生对“意境”一词的理解就将肤浅而有偏颇。而在作品的对比碰撞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意境的理解,利用体验与想象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深刻理解。
(四)关于作者马致远
首先从文本出发,了解马致远为人。从本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羁旅他乡,悲苦惆怅的“断肠人”形象。而正如导入时所讲,我们去到元朝的一角,看一看那个时代的一个文人如何记录生活和心绪,由此我们可以窥见那一个时代。为什么作者如此伤心?和他的经历相关,为何他的经历使他沦落为“天涯断肠人”?探究其中的原因,教师可以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带领学生走近那个时代。马致远是自有接受儒家文化滋养的汉族士子,蒙元王朝人主中原带给知识分子的冲击波使得汉族传统士子在命运中起起落落,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上的沉浮,马致远便是其中一人。由此激发学生对元朝这个时代的好奇心,自主去挖掘时代与人之间的关系,自主去阅读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与史学著作等等。
     六、课堂总结,知识回顾
在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自主总结,进行知识识记,要求:简洁、准确、全面。时间为:5分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元曲知识、情景交融手法知识、文本背诵(景物串联中已可以背下文本)。
后学生相互交流:先小组内交流,说说对于本文情感的体悟。后全班进行交流,体悟游子的悲苦与元朝大时代下文人的心绪。
(设计意图:复习式的总结,促成知识的整体化,帮助学生回忆并加强记忆。感悟情感,体会作者羁旅他乡,仕途失意,孤寂落寞之痛。)
七、延伸拓展,仿写元曲(课后)
这一环节放置在课后,让学生用今天学习到的情景交融手法,仿写《天净沙·秋思》,要求抒发真实的情感,创造性地运用情景交融手法,形成自己的创作。要求:准确、细腻、深刻、新颖。并作为班级文化,将学生写的作品全班展示、诵读、赏析。
(设计意图: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元曲的学习兴趣,能够自觉拓展课外阅读;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模仿意识、动笔意识、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板书将围绕“情与景”展开,在第一行写上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在“情与景”的下方写上苦、悲、痛。最后用简笔画连接起整个板书,仿佛一个断肠人的愁苦悲伤的脸。凸显出“痛”的主题。
【自我评价】
我的设计亮点是:紧紧依据课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与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学生的特点,体现归纳法的学习方法,且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活动,丰富课堂,激活课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要牵着学生学习,也不要代替学生学习。

秋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