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物理学(游林外史丨蜡笔物理学,物理与游戏的巧妙结合)

蜡笔物理学
在中国,一些家长一谈起游戏,就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很多时候他们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游戏,马上就开始斥责他们,让他们赶快去做功课。但是小孩子玩游戏的天性是一直都存在的,越不让他们玩他们反而就越想玩,家里不让玩他们就会跑到其他地方去。记得我小的时候,距离学校不远的网吧里天天都是背着书包的孩子,以及寻找孩子的父母。如何限制孩子玩游戏这件事,父母们真的是无能为力的了,所以有些极端的父母,就求助了杨教授……
其实还有一些人,一直希望将“寓教于乐”这件事做好,他们为此也付出了很多智慧和劳动,芬兰的一位游戏开发者Petri Purho就开发了这样一款有趣又充满含物理知识的游戏,《蜡笔物理学》,将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游戏开发者希望达到的效果,让很多孩子在玩这款游戏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父母的责罚,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跟自己的父母说,我们没有在玩,我们是在学习啊!

可能我这么说,大家还是难以理解这个游戏究竟怎么寓教于乐了。那么我不妨从教学关介绍一下这个玩法,用实际情况告诉大家,这个游戏是怎样做到寓教于乐的。

在教学管理,游戏使用了一个经典的物理学画面,就是牛顿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了之后发现万有引力的事情。虽然现在基本可以证实,这个故事是编的了。但是这不妨碍它成为物理学里面一个非常经典的梗而被广为流传。游戏当中的场景很简单,用蜡笔绘制的画面,然后玩家需要在画面中用鼠标添置一些原本没有的东西,让这些东西与场景当中的物品发生互动,最后达到游戏给出的要求。是的,这个玩法基本上就是解谜游戏的风格,但是与一般的解谜游戏不同的是,这个游戏的解谜方法并不固定,玩家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这个游戏换一种解谜的思路。

在教学关里你需要画一个正方形,然后用正方形砸中掉落的苹果,让苹果滚到星星所在的地方,吃掉星星就行了,看起来简单自由的玩法却没有那么简单,玩家需要不断思考游戏当中不同的场景和物品能够发生怎样的互动,同时巧妙的利用重力、摩擦力、惯性等物理学知识,解开一个个谜题,这对于大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个游戏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寓教于乐,玩法轻松,而且活泼可爱的画风应该会受到很多玩家的喜欢,这样一个家长喜欢孩子也喜欢的游戏理论上来说应该广受欢迎才对,可是看看这个游戏的簇拥,似乎并没有那么多,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了呢?

很简单,就是这个游戏,不够刺激,也不够简单。
纵观目前市面上备受玩家好评的游戏,基本上都是那种画面绚丽,或者玩法简单粗暴的游戏,就算是有难度的游戏也是那种易学难精的作品,因为对于玩家来说,他们玩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放松,是为了发泄生活当中的压力。别以为小孩子就没有压力,他们有些时候面对的压力比我们也一点不少。所以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都喜欢简单粗暴,刺激感十足的游戏作品。

所以《横行霸道》会火、《反恐精英》会火、Dota会火,甚至连借鉴了《反恐精英》颇多的《穿越火线》也是火的一塌糊涂。它们够简单,够直接,够爽快,可以让玩家不用费脑子,而那些需要玩家费脑子的游戏,在那些喜欢简单粗暴的玩家那里是没有什么市场的。
其实这有点像马太效应,喜欢费脑子的游戏的玩家,一般在平时也喜欢做题或者是听老师讲课,因为他们能够从中获得乐趣,而那些喜欢简单粗暴游戏的小孩子,我们虽然不能说他们不爱学习,但是相比喜欢动脑筋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习的情绪可能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寓教于乐的这个方针,方向虽然没错,但是对象可能有所偏差。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毕竟是游戏设计者在寓教于乐这个大的诉求方面的一种探索,如果玩家能够因为这款游戏而学到了一些物理知识的话,那么就是这个游戏最大的贡献了。
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游戏太多,不是吗?

蜡笔物理学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