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重的意思(我眼中的以色列(之一)悠长凝重的历史)

凝重的意思
很久以来,以色列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个谜一般的国度:它是个袖珍之国,却纷争不休,长期占据着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它自然资源贫乏、建国时间不长,却已是世界瞩目的高科技王国之一;那是一片以戈壁和沙漠为主的土地,却孕育出世界三大宗教公认的圣地……在那里,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战争与和平,宗教信仰与科技进步相互矛盾地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今年(2002年)6月3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以色列外交部国际培训中心主办的“社会变革与媒体战略”国际培训与研讨。短短三周的访问,虽然不过是走马观花,但我毕竟真正看到了它,嗅到了它,触摸到了它……
培训班的同学早已失去联系,如今他们安好否
庞大的波音777经过10多小时的飞行稳稳降落在特拉维夫的本-古利安国际机场,看着舷窗外几名身着绿咔叽军装、倒背着加里尔步枪的以色列军警,终于确信自己踏上了大卫王子孙的国土,心脏竟没来由地狂跳了几下。
    和同机抵达的一名菲律宾籍同学一起(他也从香港转机赴以,后来成了我的室友),乘出租车从机场出发,一路风驰电掣,沿地中海边往北,直奔我们的培训中心所在地——海法。窗外,一幢幢现代风格的建筑在初绽的晨曦中显得说不出的安宁、祥和,不远处的地中海碧波万顷,仿佛一块巨大的深蓝色天鹅绒覆盖在脚下的这片灰黄色土地上。不,这里没有一丁点想像中的紧张气氛,甚至没有在书上读到的本应属于这片土地的凝重。也许是看出了我们的疑惑,一旁一直在专心听广播的的司机突然用很地道的英语说了句:“在耶路撒冷才能看到真正的以色列……”
现代浪漫的特拉维夫
     在以后的日子中,我慢慢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和海法这三个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城市正好形成一个以特拉维夫为中心的直角,其间有高速公路相联。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之间仅约1小时车程,但两个城市风格差异之大,犹如两个国家。特拉维夫高楼林立,色彩鲜艳,与湛蓝的地中海相依相拥,飘逸着现代都市的风韵,是以色列的经济、金融中心,被称为以色列的曼哈顿,而东边的耶路撒冷则是一个满目沧桑的古城,两座城市像被几千年的历史分隔开,那里没有喧闹,没有奔放的现代旋律,整个城市就建造在连绵不断的石头山(犹地亚山)上。为了保持古城风貌,当地法律规定,耶路撒冷的建房材料必须是石块。远远望去,它就是一座神秘而静穆的石头城;甚至两地市民的着装、言谈举止都有明显的差别。特拉维夫、海法市的市民着装时尚、随意,表情轻松,而耶路撒冷的居民大多衣着传统、保守,步履匆匆,神色俨俨。
古典凝重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街头 
    学习期间,培训中心先后4次组织我们赴耶路撒冷访问。看着那些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古老花岗岩建筑;在昏暗的幽深小巷中,踩着早已被磨得溜光的石阶,你真的会有一种梦一般的感觉,仿佛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历史的隧洞,轻轻一推,便会开启一个或壮烈或凄婉的历史故事。据说当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归来,也曾踏上过这片土地,他说:“我此时的心情比踏上月球时还激动百倍!”
耶稣当年走过的“苦路”
    带我们参观的耶胡苏先生是名历史学博士,50多岁,嘴唇和下巴留着修剪得很精致的胡须,他知识渊博,待人和气,像农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随便指着村里的一块石头,便能对孩子讲上一段“long long ago……”坐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国家博物馆内的一个树荫下,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祖国的历史。他说,公元前3000年,犹太人先祖耶布斯部落就迁徙到这里,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并在靠近泉水的易守难攻之处修筑营地,作为都城,他们给这座城市取了个吉祥的名字:耶路撒冷(西伯莱语:和平之城)……
博学的耶胡苏先生
    6月16日,我们专程拜访了现任耶路撒冷市市长奥尔默特先生(注:后曾任以色列总理)。他介绍,目前耶路撒冷人口70万,三分之二为犹太人,三分之一为阿拉伯人;城市分为东西两区,西区是19世纪新建的市区,东区则是老城,集中了大量的宗教和历史遗迹。《圣经》说,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加上它地处亚、非、欧交界处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几千年来各民族对这座古城的争夺从未停息。资料介绍,自建城以来,耶路撒冷老城已重建8次之多。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先祖大卫王曾在此建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将其夷为平地,并掳走大批犹太人,史称“巴比伦之囚”,直到巴比伦被塞勒斯王征服后,犹太人才结束了流放生活,重新回到祖先的土地。
    在公元前后的几十年间,耶路撒冷和以色列一同经历了它们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岁月。当时,这里的统治者是一代枭雄希律王。《圣经》记载,因为先知预言上帝之子将在伯利恒降生,并将成为以色列之王,希律王便下令杀死伯利恒所有两岁男婴,以免取代自己为王。耶稣的父母在梦中得到神谕,立即逃走,这才幸免于难。希律王在位期间,重整耶路撒冷,加宽城墙,扩大圣殿。但他死后,这个犹太王国迅速走向了衰落,最终匍匐于罗马帝国的强权之下,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整个民族被迫哭别故土,到世界各地流浪。从那时起,以色列的历史中断了整整20个世纪,几乎被世界遗忘……
公元7世纪以后,耶路撒冷先后被阿拉伯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开始统治耶路撒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上世纪中叶以色列宣布复国时,从世界各地返回故土的犹太人中既有金发碧眼的欧洲犹太人,也有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犹太人和黑皮肤的非洲埃塞俄比亚犹太人,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千百年来“一定要回到耶路撒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错综复杂的历史沿革,使以色列特别是耶路撒冷成为一张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多个宗教色彩斑斓的巨大拼图。今天,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将耶路撒冷奉为圣城,各民族和各宗教的信徒在这里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这在休息日的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耶路撒冷有三个休息日:星期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叫主麻日;星期六是犹太人的休息日,叫安息日;星期天是基督徒的休息日,叫礼拜日。同一城市的人群在不同的日子休息,信仰不同宗教的店主也在各自的休息日闭门谢客,这让我们十分惊奇。

以色列青年在培训中心庆祝宗教节日
6月18日,我们来到了耶路撒冷老城。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天蓝得晃眼。站在阿拉伯人聚居区一个不知名的山头远望,大卫王塔、哭墙、圣墓大教堂、阿克萨清真寺、金顶清真寺等一座座灰白色的古建筑和一大片断柱残壁尽收眼底,它们相互重叠,难分彼此,显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非凡气势和只有历史才能雕刻出的沧桑。废墟中每一根折断了的柱石、每一片残缺的雕刻,似乎都在铮铮琮琮地弹奏着那属于耶路撒冷的盛衰兴亡……
 耶路撒冷旧城
    大卫王塔呈圆柱形,并不很高,从下看,却有一种卓越超群、直冲霄汉的气势。大卫是以色列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贤君,英勇善战、多才多艺,公元前11世纪统一犹太部落,以六角星作为其王国的象征(今天以色列的国旗图案就是一颗六角星),定都耶路撒冷。据说今天扑克牌的黑桃K上那个抚弄竖琴的君王就是大卫。令人惊讶的是,大卫王墓得到了极好的保护,棺椁上覆盖着深蓝色绒布,上面绣着大大的六角星。
大卫王塔
    大卫王塔往东不多远便是犹太教圣地——哭墙。耶胡苏先生介绍,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用7年时间建造了第一座犹太圣殿——所罗门圣殿,巴比伦攻占耶路撒冷后圣殿被付之一炬,犹太人将其重建后又被罗马人烧毁。今天的哭墙就是当年圣殿被毁后仅剩的一堵残墙,可犹太人将其视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号哭,寄托对故国的思念。我们来的这一天,并不是犹太人的“沙巴日”(即安息日,每星期的星期六犹太教徒不工作,专门从事宗教活动),但到哭墙前祈祷的人仍然不少。这里用铁栅栏将男女信徒分开,男左女右。我看到有一对新婚夫妇专程驱车赶来,穿着西服、婚纱加入到默哀的人群。只见新娘将前额贴在墙上,嘴里轻声念叨着什么,一会儿后将双手也贴到了墙面粗糙的大理石上,低下了头,只看到双肩在微微地抽动。洁白细腻的婚纱与斑驳锈蚀的古墙贴在一起,和谐得令人感动……

 哭墙
    哭墙之上,就是巍峨的阿克萨清真寺和金顶清真寺,灰黑色大圆顶与金光闪烁的纯金大圆顶遥相呼应。我注意到,它们竟与哭墙建在同一块地基上,根本难以划出一条鲜明的界线。阿克萨清真寺在穆斯林中的地位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就是在这里骑马登霄夜游七重天的,在距其仅一箭之遥的金顶清真寺中还有一块他登霄时踏过的圣石。金顶清真寺的顶部全部由纯黄金片贴成,在阳光下金光四射,显出一种傲视万物的辉煌与壮丽。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培训中心没有安排我们去参访这两座圣寺,我们的大巴司机说:“看到犹太人去那里,阿拉伯人一定会扔石块。”大家听了默然无语。
 
金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
    不仅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全球的基督徒不分门派,也都把这里的许多地方奉为圣地。《圣经》记载,公元元年,耶稣诞生于耶路撒冷城南伯利恒,在约旦河受洗,长大后在耶路撒冷传播福音,后被门徒告发扭送至罗马总督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罗马帝国的海伦娜太后在耶稣受难处建造了圣墓大教堂。我们从哭墙走过一段幽深阴暗的小巷来到这里。据说,这条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照人的街巷就是耶稣当年戴着荆棘枝冠,背负着十字架走过的“苦路”。脚步打在小巷古老的花岗岩石板上,发出浑浊的嚓嚓声,仿佛有古人的幽灵跟在身后哀哀不放。
    走进教堂大门,迎面便是一块置放在石制容器内的花岗岩石板,传说这是当年停放耶稣尸体的石板,石板上深红色的斑纹就是耶稣留下的血迹……
圣墓大教堂
耶稣遇难后留下的停尸石板
    转眼间已是黄昏时分,落日在满天凄艳的血红中隐没在重重叠叠的石头建筑的背后。教堂内的神父和修女们开始做弥撒了,音乐和诵经声在高大空阔的教堂内回响,宛转悠扬,袅袅不绝。我独自走出大门,在广场的一处石阶上坐下,深深地嗅着这片混含着古老的宗教味和新鲜的火药味的大地,在教堂里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音乐中,感受着那份天老地荒。在这片土地上演绎过的血与火、战争与和平、残酷与辉煌……再一次在眼前铺排。这幅50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啊,上面有古人的挣扎与求索,有未来人类凝望的眼睛。
往期文章链接
访古探幽 |日落比粒寺
访古探幽|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凝重的意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