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概念三个主要标志(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的概念?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的概念也不尽相同。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农村地区或者自然区域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经济学上从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生态学认为城市化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关系与组织变迁的角度定义城市化。

城市化是多维的概念,城市化内涵包括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主要是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地理空间城市化和社会文明城市化(包括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和社会组织关系等的城市化)。

城镇化是谁说的?

城镇化的提出者是Dr.Newton,城镇化也是我国一个主要的目标之一。城镇化概念是Dr.Newton在18世纪提出来的,又叫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是什么意思?

1、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什么是基本城镇化?

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

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

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

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

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

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而言,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

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

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

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均属发展型城镇化。发展型城镇化有5个特点:

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

二是城镇化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而非发展第三产业;

三是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

四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

五是城镇化中城市贫民占有很大比重。

什么是城市化?

  中文名称:城市化  英文名称:urbanization  定义1: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定义2: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分类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城市地区的过程。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  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表现: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主要原因(保障因素):  1.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较好。  2.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  3.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  4.电脑网络等现代通讯的出现,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的产生。  5.电子工业的布局条件是人才和交通,不需依托大城市,工业布局出现由集中趋向分散的格局。  再城市化  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 老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弱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的再城市化。  正常的城市化  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我国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在75%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相对较低,平均水平也就50%左右。

我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升,从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发展到目前已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到2012年上升到52.6%,而到了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3.89%,到目前我国城市数量达到了687个。

从数据来看,我国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如果按照我国14亿人口的总量来计算,我国每年将近有1400万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城市化的中后期,城市化的速度将会逐渐降低,人口迁移将会逐渐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转变为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城市化的水平通常需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城市化水平高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那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目前许多拉丁美洲的国家,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都存在明显的虚假城市化现象。反之,如果城市化水平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那就会出现“滞后城市化”,目前许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印度等都存在明显的滞后城市化现象。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东部发达省份,城市化水平较高,比如浙江省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水平达72.17%,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水平也较低,比如四川省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水平为56.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